【DSE】歷史科考問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特色 教師:論述題罕有放水「拆題」

社會

撰文: 馮琪雅

發布時間: 2024/05/02 21:11

最後更新: 2024/05/03 08:56

分享:

分享:

中學歷史科教師謝榮燊指今年部分題目罕有為考生「拆題」。(馮琪雅攝)

中學文憑試(DSE)歷史科今日(2日)開考,卷二選答論述題包括要求考生「探討1921至49年間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在不同時期的特色」,卷一歷史資料題亦問到「1927至32年間中國能否被視為『外強中乾』」等。有教師指,兩卷不少題目字眼「好直接」,甚至罕有地為考生「拆題」,指明考生須分開不同方面或時期作答,教師認為是明顯「俾貼士」,但強調今屆歷史科試題仍能夠訓練考生批判性思考。

歷史科卷二須7選2作答,共佔40%成績,即每題影響20%分數。該卷部分題目包括「探討1921至49年間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在不同時期的特色」、「直至1941年,華人領袖及華人組織的參與對香港的管治有多重要?」,以及「描述20世紀首30年日本在政治、經濟及文化方面的概況,並討論這些概況是否在20世紀最後30年的日本仍然存在」。

卷一因應疫情「精簡」為4選3作答,其中1題涉及1927至1932年間的中國現代化趨勢,要求考生根據資料指出中國期間「所作出的一項外交努力」,佔最多分的分題c則要求分析同期中國「能否被視為『外強中乾』」等;另一題涉及20世紀末的香港電影及藝術文化發展。

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歷史科主任謝榮燊指出,兩份卷不少題目「幫考生拆埋題」,在歷屆試卷較為少見,特別在卷二其中2題論述題明顯「分開兩部分」,包括日本史題目分別要求描述20世紀首30年指定範疇概況,以及在最後30年是否仍然存在,以往試題多數問及相關「變化」(change);卷一涉及中國現代化題目,亦明顯提示須分別從「外強」、「中乾」兩方面作答;20世紀末香港電影文化題目問到考生是否同意「香港在亞太區扮演著文化和經濟方面的中間人」,則代表須分開「文化」及「經濟」兩方面作答,他認為如此直接提問可算是「新題型」,減少考生「解錯題」機會。

不過,謝強調今年試題仍需考生批判思考,輔以史實佐證立場,而卷二涉及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特色的題目,考生亦可自行從指定年份範圍內選取不同時期作答,「絕對無話因為國家議題,所以就無批判性思考題目」。他又認為整體試題難易度適中,其中卷一「4條都算容易、大路」,但估計第4題涉及20世紀末歐洲經濟統合,無修讀經濟科的考生未必明白資料提及的「貿易差額」,但也可推敲意思是出入口平衡。
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

記者:馮琪雅